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23度办公楼:公共空间的互动艺术
23度办公楼着眼于建筑体块的灵活运用,旨在以新的空间形式回应人们的现代体验,不仅是厦门独树一帜的抖音基地,更成为这座城市的先锋地标。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建筑,我会说建筑是空间的创造性思维。”

"If you use one word to define architecture, I would say that architecture is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space."

——美国“建筑诗哲” 路易斯 · 康

项目背景

建筑空间是一种具有容量感的实体,在现代性语境下,设计师并未局限于“办公楼公共空间”的定位,而是希望打破常规的建造方式,消除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界限,给人带来更多的联系和互动。

23度办公楼着眼于建筑体块的灵活运用,旨在以新的空间形式回应人们的现代体验,不仅是厦门独树一帜的抖音基地,更成为这座城市的先锋地标。

纵深·畅通

为实现办公空间的最大灵活度,兼顾路线畅通与观景效果,设计师深入挖掘建筑的空间特性,同时得益于基地的长宽比,通过对基本形体的切削和抽象严谨的几何演绎,赋予一层的走廊鲜明而强烈的纵深感。

设计师有意模糊室内与室外,走廊尽可能多地去呈现这一建筑体块的通透感,以呈现这栋办公楼在空间上的开放度,强化它与城市间的联结关系。

不同于简单的区域划分,空间的延伸与穿插、道路的曲折与迂回既实现建筑形态的虚实结合,也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联系和互动,做到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具。

景观 · 和谐

海德格尔提出,筑造与栖居总是与尝试认知实存联系在一起,并因而具有诗意。这种诗意并非物质的装饰品,而是强调建筑是人和空间的交流。

23度办公楼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工作场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空间。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规划,绿植的布局层次、光影的视觉效果都得到了完美呈现,在现代都市中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形成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必须将建筑的功能、宜居与美学有机整合。因此,低饱和度的大理石、质朴的木纹瓷砖被广泛使用,匀质的形式肌理与雅致的色彩装饰有机结合,最终体现在人对于空间的细微体验之中。

秩序 · 交叠

“我们希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直面现代性,将多年来在主观感知、物体变化、光与自然,以及空间体验方面的积累付诸实践,打造出一栋如同艺术品一般的作品。”

基于立体主义的建筑逻辑和秩序感,露台、阁层都体现了复合空间的互相贯穿,由此具备更灵活的空间形态、更深刻的内涵,只从某一个点来观看是无法了解这座建筑的。

正如勒 · 柯布西耶所强调的,空间需要在运动中被认知。如此一来,便在空间中引入了时间向度,徜徉于23度办公楼,每一处的空间体验各不相同,是伴随着时间而流动的。

艺术、技术、人文、自然彼此交融,最终让这座建筑有着极高的理性完成度,又体现着非凡的艺术气质。

23度办公楼摆脱以往固有的机械化、程式化的束缚,把实用、审美以及象征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整理,达到办公和宜居、空间和时间、建筑形态和内在逻辑的和谐互动,创造出一种更开放包容、利于交流互动的生活方式。

▲项目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23度办公楼

项目类型 | 办公楼公共空间

项目地点 | 福建省厦门市

项目面积 | 3000平米

设计风格 | 现代

设计单位 | 三次圆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 陈李健 张喆 潘水宗

施工团队 | 陈哲民

项目材料 | 大理石 木纹瓷砖 铝单板  玻璃等

项目设计时间 | 2020年3月

项目完工时间 | 2021年3月

项目摄影 | 陈荣坤

三 次 圆 空 间 设 计 | Y Design

李健 | 张喆 | 潘水宗

三次圆空间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三次圆空间设计成立于 2019 年,由李健、张喆、潘水宗三位设计师联合发起,以“溯本求源,圆生万物”的设计理念始终坚持创新,并以建筑思维重新定义空间,以全新的空间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来组合空间,擅长用建筑体块、光线等手法来处理设计,在形式上突破现代主义单一标准的风格,更多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习俗,引向多元化风格。

同时关注和探索由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与设计产生的关系,注重利用设计手法,将空间形态巧妙组合,使其大中有小,小中见大,层次丰富,相互交融,从而完成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转变,构建当下人对空间的物质与精神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们善于分析每个项目的定位,针对客户需求的从项目策划、空间设计、施工工程到软装落地等全案服务。为致力于满足市场需求给更多高端客户提供优质专业整体全案服务,将人性化的理念贯穿始终,从而提供最为契合的设计方案

评论
相关文章
三益设计
认证设计师
上海市
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