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马岩松新作|让60000平科创中心「隐身」自然里,这很MAD
MAD希望以开放、具有想象力和“未来感”的空间氛围,承载会址的科技创新愿景,顺接西山的自然生态,三山五园的文脉底蕴,打造一个向城市、社区开放,人人都想来、并且愿意常来的城市公共空间。

“感知时间,体谅万物。像一片羽毛一样轻盈,又和自然完美融合。

”哈喽,这里是为你发掘更多设计与商业新知的灵感家!中关村论坛自2007年起,便是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由此生长出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为了汇聚科技新锐、赋能新知的高端聚场。建筑如何在限高12米的约束下,以其自身的形态语言,去诉说“创新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设计理念】

含蓄谦逊,是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存在的姿态。MAD希望以开放、具有想象力和“未来感”的空间氛围,承载会址的科技创新愿景,顺接西山的自然生态,三山五园的文脉底蕴,打造一个向城市、社区开放,人人都想来、并且愿意常来的城市公共空间。

【设计亮点】

▪️自然起伏的外观界面:悬挑的屋面,让室内与室外空间自然过渡,为人们提供遮阳挡雨的荫庇;通透的玻璃幕墙🪟让建筑与城市的连接更开阔,也增加了视线的互动。

丰富且彼此联通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是把人留下的秘诀。东南角的水景,形成一个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带有呼吸感的公共空间;场地的东北侧的古树与围绕其而建的下沉式阶梯庭院,以及檐下走廊的观景庭院等,为闲散的宾客和游人,提供放松心灵的角落。

▪️极简纯粹的室内空间:进入其中,颇有像进入了“星际飞船”内部的恢宏和震撼。天光穿透的ETEF膜材天窗。同时,创意的照明设计让灯光描摹空间的律动的轮廓,汇聚于“中央飞行器”中,还会变换不同的色温,将艺术与科技融为一体。

正如道德经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城市大脑的科技高地,顺势而为、自然成形,展现着独具中国魅力的国际形象。

项目名称: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原称“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

占地面积:59,099平方米

建筑面积:64,998平方米(地上:20,000平方米,地下:44,998平方米)

业主:中街(北京)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MAD建筑事务所工程

设计总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一建筑设计院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CreatAR Images、朱雨蒙、ChillShine丘文三映


评论
相关文章
漂浮的香味 无限分之一
  • 2024-06-19
  • 作者:泛域设计
  • 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