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生活策展家:空间与能量场的艺术
居住者=家的“生活策展人”,用生活的点滴,把这个177平的居所变成独属于自己的动态秀场。

设计“家”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创作的过程是一整体,每一处线条是笔触,每一种材质是肌理,每一寸光影是留白,从架构、布展、装饰,最终呈现的不仅是“能住” 的空间,更是能与情绪共鸣、与时光对话的“可触摸的艺术”。


居住者=家的“生活策展人”

用生活的点滴,把这个177平的居所变成独属于自己的动态秀场


关于原貌

位于广州·荔湾闹市区的177㎡精装房,原户型格局方正,看似户型功能齐全,却缺失了居住者的居住艺术。在一板一眼的精装布局,如何让空间“灵动”起来?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后做出了一些分析:

·厨房:精装标配厨房,横向空间够宽敞,但使用功能稍弱

·玄关:空间狭窄封闭

·客厅:餐厅与客厅间距过小,客厅空间仓促

·书房:书房功能鸡肋,压缩了整体公共空间

·楼梯:楼梯放心影响客厅整体跨度,高耸的中空造成感官上的失衡,上楼方向复杂,上主卧动线需要绕一圈

·主卧:主卧因为标配的卫生间、衣帽间,导致空间局促


关于现状


了解屋主的喜好、原精装布局的状态后,最终达成的改造思路——

  1. 我们拆除原本标配鞋柜,打通厨房与玄关之间的墙体。

  2. 拆将书房区域纳入客厅,实现大横厅格局。

  3. 调整楼梯上楼方向,简化回房间动线。

  4. 餐厨一体布置,冰箱柜摆放洗切炒的流程更顺畅。

  5. 保留主卧套房的结构质感和丰富的功能需求

  6. 改造三分离式卫生间和衣帽间的形式,扩大卧室空间面积。


是呼吸感也是仪式感


常年热爱户外游玩的屋主,对家的构想,希望是松弛而自由。他们认为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本”,应该像是一所能随时调频的艺术馆,跟随不同时期的心境主题,调成当下最舒服的样子。

于是我们改造“统一审美”的精装房,先给空间“松绑”,打破“标准化框架”。拆除玄关屏风,让玄关与厨房有了衔接;拆除原楼梯下的封闭收纳区,通透比刻意遮挡更让人放松。



玄关豁然开朗后,一进门就看到这个家有了“呼吸感”。

并给玄关“小盒子”做了脱缝工艺,让厨房的天花视觉保持整体性

一楼客餐厅视野开阔,整面的落地玻璃将自然光线漫入屋内。


我们拆解了墙体,让功能区域不再是“模块式区分“,巧妙地将原本孤立的玄关-厨房-餐厅-客厅继而以场景串联出更多的生活组合,从玄关-厨房-餐厅-客厅,更开放灵活的空间阐述居者一天的起承转合。



玄关与厨房为何要一墙之隔?不如裁出一个门洞的空间。

形成洄游动线后,两个区域的共墙安排开放式收纳和冰箱柜。


特别开心屋主最终同意我们将原本的直梯改成旋转楼梯,省出了半面墙空间。楼梯是链接一楼公区与二楼私密区的“隐形隔断”,我们改变原来上楼的方向,让上二楼的动线更为便捷,也让生活有了浪漫仪式感。


旋转的弧形,为安静的白色空间,造就了艺术韵律。



(安装现场)改变原来的楼梯方向,一进门就能直接上二楼主卧。

旋转楼梯既少占用客厅的空间,也成了家中一道艺术笔触。


是生长感,也是包裹感


家的社交展区位于拥有大大落地窗采光的客餐厅。用餐区选用的是黑色的异形椭圆桌,呼应了旋转楼梯的弧形元素,同时创造出宴客用餐时的仪式感。厨房的推拉门位置改造成岛台,呈现出开放自由的用餐氛围。“我和家人朋友,喜欢一边享受烹饪,一边聊天。”


餐厨区额外增设的风管机,恰好填补了空间扩容后中央空调匹数不足的短板,既不破坏整体的简约感,又让开阔的公区始终保持舒适温度处;底部预留了推拉门轨道位置,安装隐形吊柜移门,打造屋主心仪的半开放式厨房。



厨房的推拉门被改造成面向客餐厅的岛台;

餐厨空间使用率提升,互动性更强。


没有选常见的纱帘,而是装了电动卷帘——拉起时,能把强光滤成恰到好处的柔和光晕,既不刺眼,又让自然光温柔地铺满整个空间。以横向的体块暗藏了上下帘子的轨道,并链接横向推拉门与上段固定玻璃的。


在错层墙面上我们开了一个小窗,让墙面有了一些小细节,同时方便住在二楼主卧的人也可以随时望向楼下客厅动态。



开放灵活的空间,才是实现“家庭公区” 的意义 —— 哪怕各自沉浸在喜欢的事里,也依然感受到“彼此都在” 的安稳。


空间以静默的姿态,衔接着家人间的关系。



舍弃书房,实现横厅的舒阔空间和通透;

并暗藏灯带与预埋的投影幕布。

调整原本客厅中央空调的位置,告别压抑感,释放层高空间。


客厅中复古圆球形吊灯、白色布艺软沙发,以及原实木的茶几,搭配同样素色的地毯,大面积的纯净色在屋内蔓延,形成清淡静默质感。



调整原楼梯位置,放大客厅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的天花造型。

沙发背后的收纳柜采用圆弧形边缘,避免尖锐的边角。

呼应弧形的旋转楼梯,在空间细节处拥有更细微的融合。


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翻翻书或是看看影片,抬头就看到落地窗外的蓝天白云,清透的光线洒落在进屋,时光流转,沉浸在此刻的安逸之中。在家无拘束,不被打扰地打理每一株盆栽,摆设花束,有“向外舒展的诗意”也有“向内绽放的芬芳“,即便在闹市区也像是感受到了山林间的自在。



屋主diy的海洋板层板架;生机盎然的绿植抚慰人心;

每隔一段时间,屋主就新增一盆,天然艺术融入新家的各个角落。


家中采光丰盈,每日的光影变化如同一场灯光秀。从平稳安逸日子到大胆突破,总能笑颜面对生活的林林总总。



夕阳照射下的家中一角。


在喧嚣中自寻安逸。当在家中冥想与静坐时,与整个空间对话,呈现出一种澄明宁静的能量场。



日间恣意享受休闲时光,夜间遥看点点星光。


顶部天花除了包梁之外,还内藏一处软膜天花,晚上开灯,光线柔和得像被过滤似的,仿佛天光落下,留续家的宁静氛围。



利用整面镜柜的反射效果来扩大卫生间的视觉效果

干净整洁的公卫,每一个角落都井然有序



是自由感也是安全感


一楼公区,是烟火与笑语的场域;二楼主卧,是独属于屋主的身心栖居地。风格上延续了一楼公区的克制与温润,没有堆砌抢眼的色彩,而是以清透的白色为基调,搭配脚感温润的实木地板,顶部用老榆木包裹原有梁位,整个风格造就永不过时的优雅质感。主卧与卫生间的分隔,我们不选用常规的做法砌墙或是推拉门,而是用帘子做软隔断,巧妙的细节令充裕的空间感与自由感交融,采光能够照射卧室的每寸空间,如此自在与安心。



床头背靠着抽屉收纳柜,满足了收纳储物的需求


原有的空调移位后平开门空间安装轨道软隔断,分隔洗漱间与卧室空间,右手边是整面的步入式衣帽间与次净衣区,各功能区被整体划一。



独立马桶间利用洗漱台背后的空间做壁垒,补充收纳;

天花顶部利用换气扇需要的深度做一个弧形的反灯槽天花。洗漱台利用现场砌的台面上贴了手工砖,灵感瞬间就像是物件与空间在此刻产生共鸣。


永远不要舍弃给予家的想象空间,它就像是生活的策展场,充满着艺术性,多彩、活跃、包容,即使是被预设好的精装,也应在不同的居住气质里各显风采。



【基础信息】

项目位置/广州

套内面积/177㎡

设计公司/陈智超设计

主案设计师/陈智超

设计团队/吴小倩

项目摄影/ALPDRI-业轩

房屋类型/精装房改造

主要材质/洞石,水泥砖,手工砖,木地板,乳胶漆


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