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三益DESIGN新作丨潮流生态街区,重塑上海天山路商圈
设计团队从链接区域商业发展入手,从“存量建筑虹桥天都”到“虹桥商圈区域新格局”的整体提升,融入了当今年轻人所追求的潮流、时尚、运动、活力等元素,让办公与商业形成互动生态链

· 现所·创邑MIX 三益建筑设计

商业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更是城市个性与魅力的彰显。在城市更新和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商业已然成为城市与人之间的一种载体,并日益成为城市再生功能培育的重要一环。

随着Z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疫情时代下对消费需求升级的变化,购物中心也在改变原本的模式来适应新的需求,现在的消费者更加年轻化,购物强调社交属性,注重体验感,对高颜值的产品更容易接受。为了迎合当下Z世代等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心头好”,日渐没落的老城区旧商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重新“找回自己,延续新生”呢?

灵感碎碎念

2020年底,三益受业主委托,开始了对天山路上原虹桥天都商业地块的城市更新改造研究。通过分析项目周边的商业、品牌和业态,挖掘出该区域市场空白点:天山商圈区域无论是建筑外形、业态组合、还是品牌落点,几乎没有项目覆盖青年潮流社群。

虹桥天都旧照

基于此,设计团队从链接区域商业发展入手,着眼于从“存量建筑虹桥天都”到“虹桥商圈区域新格局”的整体提升,融入了当今年轻人所追求的潮流、时尚、运动、活力等元素,让办公与商业形成互动生态链,并将它定义为青年的、潮流的、艺术的、文化的共享空间,打造区域活力引爆点。

改造后的现所·创邑MIX

新布局

从「闭塞」到「开放」的空间处理

项目以“年轻、潮流、时尚”为定位,覆盖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近3.5万平方米。作为城市场景的试验田,项目在实际设计中整合了城市界面更新、商业场景营造、公共活动扩容等多重考量,其中,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作为商业区域,将打造创新零售场景;地上四层至五层作为办公区域,主要面向科技、设计、文创等领域企业。

自然与城市交融的秀场空间

在硬件条件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传统商业街区的存量升级必须尽可能打开城市界面,与街道和行人互动。此次在项目东侧天山路遵义路路口,三益携手RHS在地设计,将原本封闭拥堵的城市界面改造为开放的城市休息区,打造了一个自然与城市交融的秀场空间。

可作为“秀场空间”的下沉广场

设计首先将原有街角空间打开,引导视线直接到达商业界面和下沉广场,吸引人流;并利用草本植物软化边界,创造自然亲人的质感,进一步优化城市界面;同时利用铺装与台阶串联人行道与地铁走廊,增加下沉广场的开放度与公共性,设置座阶和绿阶,增加广场驻留和交互的空间。

绿意盎然的“绿谷”

更新后的下沉广场区域由原有内向孤立的商业内街,转变为开放通达的城市广场,通过下沉广场的台阶形成阶梯型、剧场感的广场,可以用作游客休息的场地使用,鼓励人们与空间产生更多交互,也可作为“秀场”空间,并为相关商业活动提供场地。

阶梯型、剧场感的下沉广场

“绿谷”:消解过长连续界面

虹桥天都建筑贴临天山路长达240米,原建筑立面主要由金黄色、银白色铝板幕墙及蓝色玻璃幕墙组成,整体形象较为陈旧、杂乱,且过长的陈旧连续界面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置入两处“绿谷”连接三段体量

因此设计师首先对建筑重新进行了比例分割,将长长的体量切分为三段,把建筑中部两个原先被玻璃封闭的露台区域完全打开,置入两处“绿谷”连接三段体量,以绿植形态形成“呼吸空间”,并延伸至屋顶花园。

近人尺度的绿谷,一方面与屋顶繁茂的城市绿地形成呼应,增加建筑与城市界面的互动,另一方面巧妙地消解了过长的连续城市界面,减少了对街道的压迫性,与街道形成良好的互动。

巧妙地消解了过长的连续城市界面

同时建筑师结合绿谷的位置,将过长的楼栋拆分成三个办公单元,并为每个办公单元设计独立的办公门厅,既解决了连续过长的办公流线带来的效率问题,也使得出租运营更加合理便利。

绿意盎然的“绿谷”

时尚“大橱窗”

贴临天山路长达240米的建筑展示面,足够吸引整个街区的目光。为了强化立面展示效果,建筑师以时尚“大橱窗”为概念,利用传统的窗墙体系打造出类幕墙体系的视觉效果,赋予了建筑轻盈、明快、大气的“皮肤”。

立面以时尚“大橱窗”为概念

设计首先结合商业+办公的两大功能,进行比例分割。地上一至二层作为商业,以原立面轮廓为基础,将主要范围整体拉平,并采用落地玻璃窗及铝板装饰,实现更佳的展示效果。

根据功能对立面进行比例分割

三至五层则作为办公,设计希望打破传统“小办公”立面的单调、呆板、相对低调的印象,转变为趣味、明亮、具有展示性的形象。

富有韵律变化的立面开窗

设计采用通透的玻璃、明亮的涂料、银色的铝板作为主要材料,将一幅幅或大或小的大橱窗嵌入平整的外墙面,结合设计中蕴藏的韵律变化,简单却也带来了视觉冲击力,实现项目“小成本”换取“大效果”的需求。

办公空间

新品牌

打造年轻、潮流、时尚的商办地标

目前已入驻现所创邑MIX的品牌中,有一些虹桥天都熟悉的身影,进行了全面的品牌升级。原本位于项目西侧经营多年的双层星巴克,改造后移到了东端,店铺全面升级为臻选店,更加精致;必胜客餐厅升级成为了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日咖夜酒模式,店面门口左上角的小酒杯,纯白的配色、明亮的空间,让消费者一眼便能感知到这家店的朝气。

同时现所·创邑MIX推陈出新,引入一批年轻化的品牌,打造真正具有品牌感的年轻、潮流、时尚商办地标。原先星巴克所在的位置,开出了浦西最大的MANNER COFFEE烘焙旗舰店,因为其超高颜值在社交平台广为流传。

首次引入“面包餐厅”概念的Briant石窑面包旗舰店,也是上海区域首家“面包餐厅”概念旗舰店。此外还有Q+汽佳盲盒甜品长宁首店、奥乐齐上海长宁首店、Boom Boom Mart繁荣集市、罗森形象升级店等等。

MANNER COFFEE烘焙旗舰店

星巴克甄选店

罗森形象升级店

Q+汽佳盲盒甜品长宁首店

新业态

让商业、办公、城市生活形成互动生态链

城市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市中心已经不太可能去新建一些项目,但是原有内容也不能抛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进行城市更新。而城市更新其实是探讨人与空间载体持续保持生命力、自我更新能力、自我成长、裂变的主题,城市属性、社会属性、提供服务、社会责任、文化创意层面都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也需要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

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交与文化需求,设计团队在地铁通道做了策展空间,定期举行市集活动。例如由创邑、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擦肩”隧道艺术节以及第二届小红书社区熟人节,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加速了项目与市民的连接和互动,彰显了项目“年轻、潮流、时尚”的定位。

“擦肩”隧道艺术节 图源:CREATER创邑公众号

第二届小红书社区熟人节 图源:小红书公众号

现所·创邑MIX的更新为片区带来了艺术元素,增加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对老商圈形成了业态补充,让商业、办公、城市生活形成互动生态链,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从而成为青年的、潮流的、艺术的、文化的共享空间,赋予区域全新价值,带动区域经济活力,加速“潮流天山”片区的转型!

开启“潮流天山”片区转型新序幕

项目名称:现所·创邑MIX

项目地点:中国 上海

基地面积:11538㎡

建筑面积:60145㎡

设计时间:2020.11-2021.03

建造时间:2021.04-2021.12

建设单位:上海鼎天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单位: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案设计:蒋涵、杨登、许斯力

方案设计:卜一、钟宝宽、陈涛、曹安

施工图负责人:焦峰

建筑设计:焦峰、王珊妮

结构设计:胡文晓、熊竞峰、王刚

电气设计:陈星、宋志祥

暖通设计:冯心宙、盛有志

给排水设计:石文静、陈欣琳、俞仙子、吴玲

技术支持:赵斌、王晓红、郑彦、胡文晓、蒋虹、陈英、鞠永健

景观设计:在地(深圳)城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璞作设计研究室

照明设计:上海熙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门窗单位:坦弗建筑装饰(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兴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刘松恺

三益中国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上海。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设计经验,我们对商业建筑敏锐的洞察力、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专业实力、以及准确有效的应对策略受到行业内的一致认可。

作为城市发展的践行者,我们不仅为客户创造商业成就,更有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责任。因此,在城市更新及科技住宅领域我们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希望能在寻求商业价值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评论
相关文章
冬言岸彤·东阳店 静谧之美、身心之旅
  • 昨天
  • 作者:杭州思所设计工作室
  • 3 0
+1
元古雲境上海五原路店 胡同遇上老洋房
  • 昨天
  • 作者:北京无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