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卷不动了,不如来这里小憩一下
本期灵感家将为大家推荐5家远离城区的度假小屋。它们就像是藏在包袱里的秘密基地,让你可以在不顺意的时候短暂的将一些生活的琐事、工作的烦恼抛诸脑后,赴一场短暂的逃离。

最近的你卷累了吗?

日常的忙碌常常使我们忘记了生活的愉悦、平和与舒畅。如果你也对卷不下来的生活产生了疲惫,不妨随我们到下面这些度假小屋走一走,在这些极致简单和安静的地方看书、听歌、放空,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空。

本期灵感家将为大家推荐5家远离城区的度假小屋。它们就像是藏在包袱里的秘密基地,让你可以在不顺意的时候短暂的将一些生活的琐事、工作的烦恼抛诸脑后,赴一场短暂的逃离。

看看有没有在你附近~

宁夏·中卫

北岛湾N’insul

--

设计团队:L Design Studio

建筑面积: 1860㎡

黄河宿集曾是中卫古城的遗留村落,集多元融合的历史故居遗迹,设计团队通过观察周边自然的环境,将这片土地过往的历史,用艺术的态度阐述,通过自然、空间与生活的对话,最终变成北岛湾 N'insul 现在的样子。

滑动查看:民宿室外活动区域

前庭院门口的枣树,枣树下的草垛,草垛上的帐篷保留了质朴也传承再造的设计理念,将西夏文化演绎成野奢新美学贯穿到整个空间中。

滑动查看:民宿接待大厅及室内公共区域

大堂接待区域像古代大漠驿站,纯粹不简单,接待台的花纹是宁夏一百零八塔造型的索引,辅以原创丝质灯的灵动搭配木质的粗野,以及棉线装置的手工痕迹正是阐述西夏文化及质朴的慢生活理念。

滑动查看:民宿餐厅及后庭院区域

紫色枸杞花图腾饰面融入整体空间的温和,将不拘于小节的粗犷与入微之处的细腻恰到好处的融合,朴实不张扬。

滑动查看:部分客房室内区域

民宿每间客房都拥有大露台或者院子,室内陈设则延续了西夏风情,保留了厚重的夯土墙,再用泥浆和木油混合手工涂抹的墙体传承着在地文化。

滑动查看:民宿部分家具细节

民宿中的家具很多取自西夏花绫的姜黄创作以沙漠荆棘的图腾点缀串联,马鞍上手工编织纱线的挂饰,以及新解构图腾创作也巧妙地融入空间装饰上。

云南·大理

洱海的树与墅

--

设计团队:蜚声设计

建筑面积: 560㎡

多民族共存的云南拥有全国最多的白族人口,崇尚白色的白族人,把对洱海和生活的热爱融入到建筑当中。

在大理双廊的一角,设计团队从当地民居中汲取精华,保留原有建筑中的白族文化元素,打造出一个宁静的心灵寓所--生长在洱海边的树与墅民宿,拉近了游人与大理的距离。

滑动查看:从民宿的外立面到接待大厅

设计团队将整个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改造,具有白族特色的飞檐翘角被保留下来,小楼从原来向内的砖瓦封闭形式变为向外的玻璃通透形式,使得人的视野得以贯穿整个空间,达成室外室内再到室外的三重对话与互动。

通往客房区域的楼梯

通往客房楼梯不同于外在的白色主色调,内裹的一抹朱红,为空间注入一分清新的亮度,带来了年轻与活力。楼梯不断地旋转向上生长,好似空间的媒介一般,将功能完全不同的各个楼层串联为一个整体。

滑动查看:民宿部分客房空间

整个民宿只有4间客房,面朝大海的圆拱,是为自然光景定制的画框,将随着时间、气候变化的四季光景,进行立体化展现。白素的主色调延续到客房,布艺柔软的肌理触感,摆件纯粹的拙朴质感,为居住者增添家的感受。

客房天花板处被巧妙地安置了一块浪漫的水波纹,与窗外的洱海相互呼应,提升了空间质感,增加了居住趣味性。

浙江·杭州

来野·十二兽

--

设计团队:时上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面积: 1700㎡

今年年9月刚刚开业的「来野十二兽」民宿,由屡获金奖的设计师沈墨操刀。整个设计以“野兽派”风格为主线,将这个极具视觉张力的棱角构造的建筑深藏在湖州霞幕山的一片山林间,让人眼前一亮。

滑动查看:民宿室内外公共区域&泳池

入口处设置了一条长长的汀步道,设计团队通过通过不同体块的构造,让光线自然引入室内,大面积灰色涂料展现出空间的静谧色彩。

立于接待空间中部的楼梯设置成挑空式,并留有天窗,往上通往山间泳池,往下的地下空间则留给了桌球室、咖啡厅、餐厅、KTV影音室、会议室等娱乐空间。

滑动查看:客房室内空间

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设计团队增加了许多视野的考量,通过落地玻璃与体块结合,让每一间客房都能看到室外的森林风景。

滑动查看:不同主题的民宿客房

每间客房以动物起名,并通过动物的特质对客房进行针对改造,黄色涂漆的虎、灵动曲线的蛇、粉色温馨的猪、低调深沉的鼠.....

浙江·杭州

桐庐流云乡墅

--

设计团队:MDO木君建筑设计

建筑面积: 1300 m²

流云乡墅坐落于桐庐的一座古村落--青龙坞之中,在这里,建筑之间的距离非常紧密,仅通过一条小巷串联起来。

民宿外立面

民宿原先采用的是传统木结构,可惜的是屋顶及建筑结构,因年久耗损,以致无法修复再利用。其次,外墙窗户狹小,缺乏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导致内部氛围沉郁,没有与周遭美丽的竹林、生态环境产生连接。

设计团队经过仔细勘察后,决定温和的手法对已有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强与周围景观的连接,让每一栋房子看出去都能看到竹林景观。

滑动查看:客房室内空间

原来的墙壁、门窗在当地匠人的努力下悉数保存并得以修复,室内新增的地暖和现代化浴室让空间更加舒适,同时尽量简化其他功能,这样子做是为了减少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干扰,让居住者专注于与自然、朋友和家人的互动中。

滑动查看:民宿前台、酒吧空间

两座新建筑物的位置最靠近进山路线,承载接待及酒吧等休闲的功能。

滑动查看: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外立面&内部空间

值得一提还有民宿附近的一家胶囊书店--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温暖的灯光与7米多高的玻璃幕墙让这家林深处的书店充满治愈的温度,在白天,日光的流逝随着光影的变化倒映在墙上。当夜色降临时,客人可以透过窗戶观看闪烁星空。

中国·北京

缦舍·山居

--

设计团队:柒合设计

建筑面积: 1800㎡

缦舍·山居精品民宿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霹破石村内的一处山坡上,这里原先是一处典型的三合院北方民居院落。这座老建筑在经历脱胎换骨后,整体风格以山居美学为灵感呈现,同样也可以是如家一样充满烟火气。

滑动查看:多功能水吧区、兼具自助餐饮、会议、社交娱乐功能

即使是改造后,缦舍·山居依旧保持院落为主体结构,三栋白墙灰瓦的小房围绕着两颗山楂树形成和谐舒适的构图。开阔的场地布局、多功能场景的结合让不仅经历自然中四季流转的变化,也在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的人在场所内的生活状态。

部分客房空间

设计团队在室内设计上,延续了山居小院舒适温暖的格调,保留了朴实的色彩基调,以及建筑原有的木梁架结构,凸显度假时的慵懒氛围。

远离城市的度假小屋更像一个避风港,在这里,你可以放空自己,卸下一身的疲惫。它们就像那些让你流连忘返的副本任务,不算生活的主线,却能在别处予你经验,助你回血。

在忙碌的日子之外,有那么两三天可以睡到金色的阳光从窗外跳进来,伸伸懒腰,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或者什么也不做,就躺在那里,把身体的节奏调慢一拍,这样,也就足够了。

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