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高温模式下,会“玩水”的商业更聪明
相比起驾车几小时去森林景区、海边或水上乐园,藏在城市公共空间、繁华商圈里的「互动水景」,是性价比更高、更松弛省事的选择。

热热热热!这几天,全国各地的气温已经像奥运健儿一样不断屡创新高,部分地区已经突破40°大关。立秋的意义,可能只是提醒大家喝一杯奶茶。

在鼓足勇气才能出门的当下,有洞察力的商场纷纷“出招”,以“玩水”为噱头,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前来纳凉避暑的市民,打造新晋流量密码。

小红书@小杨同学的旅行日记、@豆你玩~

成都港汇天地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这个商场不仅“长在”森林里,还完美满足了大小朋友们在酷暑的刚需:能玩水,不晒、公交直达,重点是还免费。

相比起驾车几小时去森林景区、海边或水上乐园,藏在城市公共空间、繁华商圈里的「互动水景」,是性价比更高、更松弛省事的选择。

不同于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水景是人为设置的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一种,如广场瀑布、音乐喷泉、水幕秀、壁泉等等……而互动水景作为水景的一种类型,核心在「互动感」和「参与感」,更强调人与水景的彼此交互,有交流、也有反馈。

成都麓湖分水公园©鲁冰

但在绝大多数城市空间,水景像是“高岭之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无论是新加坡星耀樟宜从天而降的巨型瀑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场迪拜购物中心的音乐喷泉,视觉奇观是有了,但夏天不能亲手摸一把,总觉得不够得劲。

▲新加坡星耀樟宜

▲迪拜音乐喷泉

今天灵感家就带大家盘盘一些集观赏性、亲水性、互动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水景设计,扒一扒水怎么才能和人玩起来。

要想商场火起来,你需要往里面加入任何其他元素:公园、集市、森林、美术馆……但唯一不能只是商业体本身。

下面要介绍的两个商场,把戏水空间作为主秀场,不仅变成孩子们的“猫薄荷”,也带来了家庭客群的增长、为商圈带来了火爆的人气。

除了蹭空调之外,又多了一个逛商场的理由。

泰国·溪谷步行街(2020)

/Landscape Collaboration

酷热难耐的泰国夏季,商业区变着法子来降温避暑,那么,位于曼谷的溪谷步行街(Mega Foodwalk)是怎么做的?

它创造了能光脚踩在水上逛的街区!在主广场,一条接近100米长的流动水景,蜿蜒穿过两排建筑体,水深刚没过脚背,对孩子们来说更安全和友好。

© Rungkit Charoenwat

为了模拟真正的“小溪”,设计方Landscape Collaboration把整段水景分为三段,并抬高了进水口的坡度,让水“活”了起来、持续地流动,摆脱“一潭死水”的观感。

溪谷中还设置了有趣的互动景观,像抛物线喷泉、石板汀步、高3米的水幕,还有非常出片的悬挂座椅,与丰富的植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足够阴凉也安静舒适,是踩在i人心尖上的秘密基地了。

© Rungkit Charoenwat

成都·港汇天地(2021)

/黑白之间景观

而在港汇天地,设计方黑白之间采用“双首层策略”,把超大体量的下沉广场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首层,打造出一个人们不自觉就前往探索的丛林秘境,现在它有了更亲切的名字:小森林社区。

在这里,商业为景观让步,仅保留3-4米的人行道。

巨树中错落林立的“鸟巢”,成为重要的观赏点,为了完全复刻自然,设计团队对树木的大小、石头的纹理、硬度和拼装方式、甚至水珠跳跃的层次都经过了精心的试验。

在运营3年后,港汇天地生长出更多样化的玩水空间和配套设施,配备了换衣间、晾晒区、休闲躺椅、定时清洁、失物招领等服务,甚至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带娃也不费爸妈,贴心程度可以说是玩水界的胖东来了。

小红书@夏天妈妈爱遛娃、@豆你玩~、@港汇天地

“喷泉是自然的记忆,一种山间小溪美妙的声音被引入城市。喷泉不仅是水的喷射,也意味着生命的起源。”

——西班牙著名雕塑家乔玛·帕兰萨

除了“花里胡哨”的大型喷泉秀,喷泉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并且跟人打成一片?

在人人追求深度、真实连接的时代,微小往往比宏大更深入人心。小而美的互动喷泉,在“走心”的艺术和创意的加持下,也能变成吸引力的靶心,甚至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现象。

芝加哥千禧公园·皇冠喷泉(2004)

/乔玛·帕兰萨(Jaume Plensa)

建成于2004年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是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它由两座高15米的玻璃砖塔以及其中的黑色花岗岩反射池组成。

最有趣的是,装载LED显示屏的砖塔可展示1000位芝加哥市民的笑脸,而喷泉正好从他们嘴里喷出。

喷泉在每年5月到10月喷水,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了一个可以避暑的公共空间,“吐口水”的设计为皇冠喷泉带来极高的回头率,成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凸显了芝加哥幽默友善的“城市性格”。

造型之外,皇冠喷泉对细节、构件的精心设计也值得关注。喷出的水能进入反射池的缝隙中,通过循环系统过滤后再次喷出,践行可持续理念。

可单个清洗的玻璃砖塔、塑料质地的喷嘴、可供休息的原木条椅、日夜变幻的灯光设计,在安全性和体验营造上做足功夫。难怪20年之后,这里依然是来芝加哥必打卡的经典景点。

深圳万象天地·抱抱象(2017)

/Florentijn Hofman&SK Lam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称南山万象天地是深圳最“city”的商场。

这只趴在楼顶、“身穿羽绒服”的大象就是万象天地的顶流IP装置——抱抱象(bubble coat elephant),由“大黄鸭之父”Florentijn Hofman和成都IFS熊猫的创作者SK Lam合作完成。

设计师Florentijn Hofman&SK Lam

孩子们和抱抱象

抱抱象的鼻子长达24米,在周末或节假日,象鼻会调皮地喷水,洒落在广场内,和喷泉相映成趣。路人偶尔被打湿了裙角,抬头看看可爱的大象,烦躁也自然消失了。

在疗愈型经济盛行的当下,萌系的造型和欢乐的互动体验,“四两拨千斤”地激活了场景,也为消费场域带来新的生命力。

随着「公园20分钟效应」这一概念的流行,公园成为了疲惫都市人日常回血的首选去处。

当生性活泼自由的水遇上治愈力满格的公园,定能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注入更多的想象力。

台南·河乐广场(2020)

/MVRDV

乍一看河乐广场(The Spring),似乎是某个“工地风”的建筑体。没错,它的前身是台南中国城商场,由于不匹配城市发展趋势,这一老旧商场被改造成台南市最大的亲水景观广场,也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玩水圣地。

© Daria Scagliola

空间保留了商场原始的混凝土架构,打造了遮阳的半露天回廊以供休息,并在可视的部分统一涂上了经典的「台南白」。相比于完全的颠覆,以艺术化的手法解构“废弃的空间”、串联历史与当下,更彰显出空间的在地韵味。

© Daria Scagliola

一个个浮起的小岛,呼应了台湾的海岛特性,下沉广场的戏水区还设置了降低体感温度的喷雾系统、以及根据旱涝灵活调整水位的设施,让水时刻处于丰沛的状态,营造更舒适沉浸的游玩环境。

成都·麓湖分水公园(2022)

/Lab D+H

麓湖分水公园是利用城市灰空间的好手,设计方Lab D+H利用不同的地形,从峡谷、瀑布、云河、浅滩汲取灵感,创造出充满惊喜、专为耍水而生的公园。

©鲁冰

为了实现科学、安全、有趣的亲水体验,分水公园在800米长的水渠中,在高差之上做高差,串联了12个水景节点,暗藏了数百组不同规格的喷头和装置,总共有多达几十种互动方式,把水玩到了极致!

©DiD Studio

国内顶尖的水景设计团队素水设计曾在文章中提到:“有时候,有些水景看似是在拒绝你,你会被栏杆挡住不能和它接触,或它的水深让你恐惧,或喷射的高度让你担心受到伤害。”

上海幸福里睿园互动水景©素水设计

确实,水景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与技术、精算与直觉的综合学科,将灵动跳脱的水引入“理性”的钢筋水泥中,除了美,势必还会带来着许多困难与不确定性。

而致力于和人产生深入连接的互动水景,安全性应始终放在设计首要的位置上,如水体循环、过滤消毒、喷射强度、防触电、防滑防摔等机制,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的问题,都需要前置考虑。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如伊拉·凯勒水景广场在还原了自然的震撼和粗野的同时,在跌水池最外侧的大瀑布到池底设置了1.1米的护栏,并把落水口做成0.6米的宽度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只有做好了安全、生态等隐形设计,兼顾“面子”和“里子”,互动水景才能成为充满魅力的惬意天地,而不是一个暗藏危险的空间。

关注人,便吸引人,这是互动水景的「吸引力法则」。

如今,“体验”的地位似乎已经远远凌驾于商业之上。而水在空间中的表现力,还亟待开发。相信未来的水景设计,也将越来越艺术化、科技化、互动化,成为一个带来身体和审美双重愉悦的目的地。

期待地球之心的柔软,能在现代城市中,更肆意地流动。

评论
相关文章
五重宋风——上海旧楼的园林化重生
  • 前天
  •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造园建筑
  • 4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