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二维码
返回顶部
松果设计王杨《古色新味》|「新潮大会」演讲实录
3月28-30日,“2023中国商业空间设计「新潮」大会”圆满召开。

餐厅项目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文化的融入。中国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如今人们对餐厅的要求绝不仅只一个吃饭的地方,跟希望能享受到视觉的美感和精神的享受,而文化正是赋予了餐厅这样的内涵。

3月28-30日,“2023中国商业空间设计「新潮」大会”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家博会(广州)联合战略合作媒体-《第一财经》YiMagazine、以及设计新媒体-灵感家,共同发起,旨在以设计为介入窗口,捕捉消费扩容提质的当下所生成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实体空间的丰富场景,为办公及商业空间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形象力!

■王杨女士作主题演讲分享

“酒店与餐饮空间体验新趋势”论坛于3月29日举行,松果设计(上海/柏林) 创始人、设计总监,多媒体感官文化空间「良设夜宴」联合创始人王杨女士在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古色新味》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在精神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尽管单纯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可能终将被线上取代,但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线下商业则将永远存在。当我们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转变成满足尝新猎奇、休闲社交、感受文化、追求情调、体验情怀等等精神层面的需求。

「良设夜宴」位于上海静安区,由上世纪30年代的旧厂房改造而来的,我们以唐朝建筑为原型,用三D打印设计了覆盖了整个空间的立面装置,同时又有意保留下来具有历史感的裸露梁柱,与玻璃幕墙面的全铜穿孔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新与旧、质朴与奢华的反差,构架规整、细节精致。

在空间的构造上,我们集合了感官餐厅、艺术活动与人文空间,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十大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每晚仅设一席十二位,共享一千平米的私密空间。我们想呈现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家宴请客人的场景,我们翻阅了近百本跟唐朝有关的书籍,寻找当时的菜谱和生活趣味。我们希望在良设夜宴,通过拓展了自然视觉的领域,还原中国哲学静谧唯美之境,创造非凡的中国美学体验。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我们其中一套宴:中国颜色的味道。

五行有五色,五脏有五行,五色入五脏,我们在设计中将五感、五味、五常、五音融入到餐厅,形式上融合了美食、影像、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整个夜宴过程就如经历一场真实的梦境,消费者既是主角,也是观众。

色彩源于大自然,中国古人的颜色传递了真实的自然美感,是古人认识自然、认识时间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要素,所以就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色观”,赤、青、黄、白、黑五色,古人称为“五正色”,不仅代表了五种方位,还构成了宇宙的五种基本元素,天地万物,都在这五种颜色里,而其他的颜色都叫间色,是由五正色混合得到的。

例如下面这张上海的照片,它展现了城市历经岁月沉淀后所呈现出的色彩以及现代灯光的时尚对比,这些颜色本身可能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用户会赋予它们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可能来自于流行趋势、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及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创造价值的基础,比如我们喜欢北欧风格,就会有性冷淡风的色彩,或者向往法式浪漫,就会有马卡龙色。例如清平乐这部剧,它所呈现的中国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颜色往往传达一种感觉,当赋予不同的文化含义时,就成为了文化色彩。

因为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文化。我们重视用户体验,并通过文化的传递来打造极致的体验。

■ 清平乐剧照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实际上是基于体验的哲学,通过体验达到圆融的境界,就像“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所表达的就是物我两相忘的境界。因此,「良设夜宴」的目标是希望挖掘文化创造用户体验,通过体验形成新的文化。

我们打造的这套中国颜色系列感官盛宴旨在展现中国文化之美,需要听到、看到、尝到、闻到…… 例如月白、天青、豆绿、黛色、十样锦、绯红、酱色等颜色,它们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但可能无法描述其具体外观。因此,我们重新定义了这些传统颜色,并为每个颜色赋予了国际标准的潘通色号。

通过这十八个不同的颜色,我们打造了十八个与颜色对应的场景,整个颜色搭配是根据用餐流程的顺序设定的,我们参考了大量中国传统的绘画和艺术,重新进行数字化创作来建立整个场景。

相对应的,菜品创意也是以对应的节奏由轻到重,从开场的清淡发展到后面的浓郁,口感与变化层次递进,无论风轻云淡还是浓墨重彩,食物带给我们的探寻与发现总是在一个相对应的颜色中慢慢开启。

■ 部分颜色场景

我们把设计、艺术、文化、美食、多媒体和高科技结合,呈现一个拥有六感体验的文化感官餐厅,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它只是传播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

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让每个客人来这个餐厅以后,他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餐饮的文化,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吃一餐饭,而是去面对自己、享受食物,可以认真地去感知我们想传递的理念,去感知中国文化之美。

评论
相关文章